西安一半以上墓地遭遇20年到期趋势,尚未收取应有的坟墓保护费。
不少墓地正经历20年欠费风潮,工作人员蹲坑收钱……清明节前后,有关墓地欠费的消息铺天盖地,引发关注。 西安的情况怎么样? 记者在节日期间进行了调查。 目前,西安市有20个商业墓地(骨灰安置所),约50%-60%已在20年内到期,但目前尚无一家在墓葬到期后收取坟墓保护费。
凤栖山陵园每年花费200万元对长辈墓进行修缮。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明都街道办事处的凤栖山人文纪念园始建于1994年,最初几年的业务量不大,但2000年后开始迅速发展。 3万多座坟墓,大量的坟墓有数百座,使用了13、4年的坟墓在20年里就到期了。 目前,该墓园每年用于古墓修缮维护的费用超过200万元。
虽然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这项服务可以收取一定的护墓费,但墓园目前尚未实际收取。 采访中,凤栖山人文纪念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相关标准不明确,长安区的5座墓地均未受到“过期潮”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西安市内。 哪些墓地收取坟墓费?
西安2009年就出台政策,但目前还没有墓地完成审批手续。
他的说法得到了西安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部分证实。
管理处副主任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根据省物价局《墓地管理办法》的规定,西安市民政局、物价局就出台了相关收费办法,其中明确规定: 20年期满后,按照墓地收费。 收取租金和管理费总额的10%作为坟墓保护费。 由于每个墓地的土地来源不同,成本也不同,因此这部分费用的征收实行分级审批。 各墓地首先需要计算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并报物价局审批。 市级的,报市物价局批准;区级的,报区物价局批准。
但目前,西安基本没有墓地完成审批手续。
古墓保护费不被重视。 他们一方面“怕困难”,另一方面“看不起”困难。
说到原因,副主任分析,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大多数墓地都害怕这件事。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安的墓地不足10座,每年仅销售两三百座坟墓。 为了扩大业务,虽然民政部从一开始就提高了坟墓保护费,并明确了使用期限,但几乎所有墓地都做广告,有些夸张,声称是永久性的。 “我们卖坟的时候就向人们承诺永久的,现在20年后才收管理费,我怕老百姓不理解、不接受,会引起矛盾。”
另一个原因是,在西安大部分营利性墓地正常运营的现阶段,这部分费用显得过于“不起眼”,难以得到“青睐”。 “这部分收取的钱一般都是几百、几千。” 人民币在整个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小,墓地也不希望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影响正常营业。”
今后,我们将推动墓地收费规范化和监管,实现专款专用。
护墓费主要用于今后封墓后的管理费用。 这是以后支持墓地的钱。 如果现在不收集,以后再收集可能就来不及了。 《中国殡葬业发展报告(2012-2013年)》显示,全国大部分城市现有墓葬将在10年内耗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许多墓地供不应求。 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可以预见,随着墓地逐年进入关闭期,这部分业务将成为主要收入,且这部分费用逐渐变得可观,将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一步,我们会要求各个墓地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我们要计算一下你应该收费多少,然后交给物价部门审批。同时,我们也要求这部分费用费用专款专用,禁止随意挪用。” 副主任主任介绍,这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20年后,事实证明,一些死者留下的信息不再准确,很难联系到家人。 虽然《办法》规定续租20年,并收取守墓费,但对于不缴纳费用的墓地有权处理坟墓,但实际上墓地不敢打扰。以避免引起冲突。
对此,他认为,墓地应利用清明节、春节等祭奠集中时期,发布相关公告,告知家属在祭奠活动期间及时到业务部门登记信息,帮助祭奠活动。了解墓地情况。
关联
中央政策:
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墓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商业性墓地一次性征收坟墓保护费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
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公众缴费后申请继续使用坟墓的,期满后,墓地经营单位将收取墓地维护费。 管理费由地方物价部门依法纳入地方定价目录。 收费标准根据墓园维护管理的实际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由各地自行确定。
陕西政策:
我省公墓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 公益性公墓只能存放本行政区域内有户籍的常住居民的骨灰,不对社会居民开放。 费用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免费; 商业墓地向社会开放。 骨灰安葬及存放服务的费用因地理位置、墓地环境、交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收费项目中,护墓费按墓地销售总额的10%计算,可根据实际情况浮动2%。 管理费包括墓地经营单位的工资、福利、办公、宣传等费用。 墓葬和骨灰空间的使用寿命为20年。 期限届满后需要保留坟墓的,还应当缴纳坟墓租赁费和管理费,同时缴纳上述两项费用的10%的坟墓保护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