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成都五大景点,你知道几个?
成都,巴蜀首府,西南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文积淀深厚,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悠闲的生活节奏是这座城市的名片,街头巷尾的川菜馆、冒菜、美味烤串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罪魁祸首。
成都绝对不只是去九寨沟、泸沽湖等地的中转站,雪山、大河、藏区都这么近,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越过美丽的西岭雪山,欣赏秀美的都江堰,参观雄伟的武侯祠,古老典雅的杜甫草堂,看看“震惊世界”的商周文化遗迹金沙遗址,在康巴转经筒前许下今生的承诺。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成都五景”,这五景都是来成都旅游必去的景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堰流绿(都江堰)
它既是天府之国的源头,又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自然规律的体现,天府之国因水而生,水也成为一座城市性格的起源。
一堰,造福千里田,造福千秋万代;一个人,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就了一件令后人铭记的伟业。
无坝、无字、无字的都江堰,已不再是旅游景点,而是天下人一片大慈悲。堰是碑,碑是堰。饮水思源,拜水都江堰。始建于战国的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依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08年汶川地震,都江堰市也处于地震带,但面对巨大的地震,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展现了高超的古建筑艺术和考究的材料选择,原有的工程基本完好,让人不得不赞叹,历经两千年,依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依然造福于人类,这是去都江堰市必看的场景。
柏树宗祠(武侯祠)
明明是汉昭烈庙,百姓却非要叫武侯祠。君臣合祀的地方,虽然违背礼制,违背规矩,但并不违背民意。如果你不相信历史总是人民书写的,那就去武侯祠读一读“降心联”。降心为上,润物细无声。只有了解民情,顺应民意,才能得民心。再高的祭祀,也只是形式而已,只有活在人民心里,才能永垂不朽。
武侯祠为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而建,始建时与汉昭烈帝刘备庙相邻,明初并入汉昭烈帝庙,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共祀的庙宇。
成都武侯祠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主体建筑为武侯祠。武侯祠西侧为武侯祠园林区,原为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刘湘的墓地。区内有石牌坊门、三洞门、方亭、建心堂、墓葬等建筑,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北方风格墓园建筑群。武侯祠与锦里(锦里民俗风情区)相邻,可一并游览。
青城绿地(青城山)
雄、秀、险、幽,青城山是天下四绝之一。一亿八千万年板块运动的培育,道家思想的灌输,让青城山成为中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巅峰。两千年来,青城山的幽与道家不谋而合。若有心求道,道就在不远处。一个“幽”字,准确地概括了青城山的魅力。
杜甫曾有诗云:“丈人庙西气好浓,青云似住最高处”,盛赞青城山的幽静翠绿。这里川西植被原始丰饶,富含氧离子的空气清新润泽,绝对有足够的理由让你逃离城市的喧嚣,避开近40℃的酷暑,期待在这里隐居一夏清凉。
草堂喜雨(杜甫草堂)
没有杜甫就没有草堂,没有草堂就没有“容留天下穷士”的民生情怀和千古绝唱。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就是因为他“以民为本”的精神。无论距离多远,庙宇多高,历代人都要到成都杜甫草堂祭拜杜甫。如果诗圣归来,草堂还在,杜甫就知道,成都人民给他留下的是温暖的回忆。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圣”。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曾在这里居住了近4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秋风吹草堂歌》等诗篇。杜甫当年居住的草堂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草堂其实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修建的美丽园林,包括“大雄宝殿”、“诗史馆”和“工部祠”。
文殊院
川西四大寺院中,文殊院坐落的地方最为热闹,这里宁静与喧闹和谐统一,是庄严之地,也是利益众生之地。出门便是尘嚣环绕,进来便是心灵沟通。在文殊院喝茶,是成都人最常见的生活,或许也是无意的修行。苦乐之间,懂得放下,在酸甜苦辣中成长。
文殊院位于青羊区,始建于隋朝,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文殊院。院内有大小佛像三百余尊,有钢雕、纱布、木雕、石雕、泥塑等多种材质,其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来自缅甸,极为珍贵。文殊院前的文殊院街现已开发为文殊广场,有“都市禅林”之称,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林立,许多老字号小吃仍在营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