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大夫曾巩墓志铭
公名夷瞻,字布夷,姓曾,建昌南丰人。生于端公己丑年,卒于庆历丁亥年,死后两年安葬,墓在南丰祖墓。有叶、公、牟、载、布、昭六子,九女。
公爵起初以文文著称,在朝中受试炼,更是名声大噪。在治临川,他干练而不威吓,使恶人首领及其追随者数百人,停止作恶。庄贤太后听从道士的建议,修建了乾明观。数百名工匠,干了几年,却不能完工。公爵对道士说:“我替你决断,你一定要完成。”他捐了一半以上的费用,不久工程就停了下来。如皋当时大饥荒,他坚持每年都去办事,渡海买粮,救了数万人。旧药、盐、盐业都扩建起来。第二年,收成稍熟,运胶田到鹿苑州,想照常收租税,但节敬公爵万余不听。至年底,泰县人又亡,唯有如皋完工,自有嫉恨,故拟以助县人学。
后来,他被诬告为信州刺史,由于位不正,便自贬身分。他所写文章十余万言,所著《时事议论》十卷,流传于世。《时事议论》是对过去事件的批判,也是对未来事件的忧患。他不因自己的贫穷而抛弃世事的忧患。“其志不成于世,欲以文章表之;其文章不为世所用,欲以后世所用。后世若有人从我言,我又何以贫穷?”
宝元年间,李元昊叛乱,契丹也带兵逼近边境。皇帝忧心忡忡,下令凡能言善辩之人,不得隐瞒。于是,众言者商议军事,纷纷进言。独公说:“天下安危,全看我治己。我治己已,夷人之忧无虑;我治不己,忧患近在眼前,夷人之忧又何足挂齿?”于是他上书皇帝,陈述了几件事,说事情不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之后,一切果然如他所说。公受人陷害,人们以为他受了委屈,他便退居穷乡,让人忧心忡忡。然而公写了十余万字,都是天下大事,古今存亡之因,不平之患,苦不堪言,唯独没有提到绿兵。
劝人之人,当说别人难以启齿的话;传道之人,不说别人难以启齿的话。读简略而不失细节,将来岂不有人不懂得吗?公爵侍奉父母,总能明白父母的心意。他好学,但不求功名。他见两个文人墨客丧事,将一个文人的棺材抬回家,抚养他的孤儿。还有一个文人是宰相的叔父,曾任褒姒大臣,三十岁死,还写诗,尚能安葬棺木。棺木破损,公爵便修好,写信给宰相,让他安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