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殡葬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老龄化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死亡率迅速上升。目前,中国每年死亡人数在1000万左右。 “婴儿潮”转变为“老龄化潮”后,必然会因寿命限制而转变为“死亡潮”。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增至2000万左右。在2040年至2070年的高峰期,甚至可能出现每年约2500万人死亡的极端年份。
由此可见,殡葬业将是未来20年甚至50年我国最具成长性和稳定性的行业。
据中国报告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运行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亡。按照最低丧葬费标准计算,如果每人平均丧葬费为2000元,那么可以测算,殡葬业每年可建立的市场份额为200亿元。如果算上骨灰存放、墓地购买等殡葬服务成本,殡葬业总销售额将超过2000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殡葬消费水平的提高,预计国内殡葬市场将以20%的速度增长。
1、殡葬行业产业链分析
根据我国殡葬服务的分类,我国殡葬服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遗体处理:指尸体的处理,包括火化服务。在我国,火葬服务完全由政府负责和控制。只有政府机构才能提供相关服务,价格也受到政府严格控制。
(二)墓地服务:主要包括a)地葬及墓地销售,是指火葬后与地葬相关的销售(包括墓地销售、陵墓设计与规划、牌匾、墓碑制作与安装); b) 其他殡葬服务,指其他殡葬服务形式。政府已允许私营公司参与墓地服务,目前私营公司的参与程度很高。
(三)殡葬服务:主要包括a)遗体搬运、运输和火化,是指遗体的实际搬运、运输和处理(包括遗体的化妆、敷料); b)丧葬仪式,是指举行葬礼,包括与丧葬相关的其他附加服务; c) 灵堂租赁,是指为举办葬礼、追悼会而租赁灵堂。目前殡葬服务主要由政府及其专业单位主导,私营企业参与度较低,部分省份仍受到限制。
(四)其他产品销售和服务:主要包括a)殡葬服务产品销售; b) 由合法注册的殡葬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属于上述类别和子类别的所有其他殡葬服务,例如埋葬的后续追悼服务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市场开拓还比较薄弱。有私营企业参与,但业务量较小,专业性和服务质量较低。目前仍处于低成熟度状态。
殡葬业由四大部分组成:殡葬服务、遗体加工、墓地服务以及其他产品销售和服务。
四大业务构成中,墓园服务业务占比超过50%,复合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713.77亿元,其中墓园服务市场规模412.82亿元,占比57.84%。 2008年至2012年业务构成统计中,墓园服务业务复合增长率为14.0%,高于其他三类业务。据预测,2013-2017年墓园服务业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9%,仍位居四大业务板块之首。
2015年,墓园服务业务在四大业务中占比超过50%。四大业务中,墓园服务业务增速最快,复合年增长率近18%。
2、殡葬业集中度较低,CR5低于5%
根据2012年的数据测算,殡葬行业CR5仅为3.2%,行业分布至今未发生明显变化。地域分散、信息化和工业化程度低是整个产业结构相对分散的原因之一。随着殡葬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资本的进入,行业进入整合阶段,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殡葬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五。
三、殡葬业发展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殡葬服务还处于比较传统、初级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出售墓葬为主要收入来源并提供相关服务。
(二)信息透明度低,信息化、工业化程度低。各地存在以小企业、小作坊为主的经营市场。
(3)多为一次性消费,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传统模式下殡葬服务的增长因素主要来自需求和价格两大方面。其中,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和火化率;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行业进入壁垒、墓地资源稀缺和信息不透明。
A、老龄化人口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将突破2亿
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9377万人,老龄化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3%。到2015年,老年人口已增至1.44亿,老龄化水平上升至10.5%。未来,我国老龄化水平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4.5%,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 2050年,老龄化水平预计将增至21.8%,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预计2020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且老龄化人口比重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将达到14.5%。
B. 死亡率正在稳步上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未来将继续上升。
2002年,我国死亡人数为823万人,死亡率为6.4‰。近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虽然较2002年有所上升,但一直较为稳定,保持在7.1‰左右。 2015年,我国死亡人数增至977万人。未来,随着我国总人口特别是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死亡率和死亡人数也会相应增加。近年来死亡率稳定在7.1‰左右。
三、国家大力鼓励火葬,力争2020年实现火葬率100%
我国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规定,“耕地稀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实行火葬,不具备条件的暂行土葬”。据民政部统计,1997年全国年均火化率为36%,到2015年,全国这一数字已增至47%。从全国数据来看,虽然近年来火葬率有所上升并保持稳定,但从省际数据来看,我国各地区火葬率存在巨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的火葬率达到70%以上,甚至90%以上,而西部内陆地区有的甚至不足10%。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居民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差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把提高火化率作为我国殡葬工作的重点任务。 2014年召开的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火葬率达到或接近100%。近年来全国年均火葬率维持在45%至50%之间。我国各地区火葬率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内陆地区。
4、市场空间测算,预计未来五年传统业务CAGR将超过35%
相关假设和推论:
(1)人口总量:我们按照国家老龄办对2020年人口总量和老龄化水平的预测,即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人,老龄化率将达到14.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推算,未来五年我国总人口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7%。
(2)死亡率:历史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7.1%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们认为到2020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将小幅上升,达到7.2%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未来五年我国死亡率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0.25%。
(三)火葬率:近年来我国火葬率比较稳定,2015年火葬率为47.1%。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把提高火化率作为我国殡葬工作的重点任务。 2014年召开的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火葬率达到或接近100%。假设这一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未来五年我国火葬率复合年增长率为16.25%。
(4)单价:根据我们的基层调研和相关专家访谈的信息,我们认为未来五年行业单价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
基于上述假设和推演,我们测算殡葬行业传统业务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5.46%。 2015年传统业务市场规模为1108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054亿元。
殡葬行业市场空间预估:预计未来5年CAGR为35.46%,市场规模达5054亿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