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家族墓及祠堂

2024-11-03 -

张九龄墓

张九龄是一位有勇气、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宰相。他忠心耿耿,秉公办事,直言不讳,敢于建言,选拔人才,不徇私舞弊,不随波逐流,敢于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历来为后世所尊崇。

张九龄墓

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墓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是广东省最具代表性、仅存的大型唐代墓葬群。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为官清正。预言安禄山会造反。

张九龄墓主要为砖室结构,分为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呈四角尖峰形,长约8米,宽5米,高5.35米。发掘过程中发现,四壁和走廊上有大量唐代侍女画。这些都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极其珍贵的唐代壁画文物。墓前原有两尊石像,现已毁坏。取而代之的是唐代岭南节度使徐浩题写的神道碑和大诗人杜甫的《前右侍射相张九公令诗》。张九龄墓下的食堂里,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碑刻,也是极为重要的文物。种类有很多种,有自己取的,有别人取的,有皇帝赐的,还有死后谥号的。通常,字的含义和名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字是对人名的解释。比如关羽,名字叫云长,意思是翱翔天空。

张九龄,字子寿。九龄大概就是九十岁的意思。表达了张九龄父母对孩子的祝福,祝他健康长寿。 “子”,在古代谚语中,一般是对男人的美称。比如杜甫,他的性格就很美。福是一个男人的好名字。不解释的话,美就对应福。同样,张九龄的字是子寿,子布也是同义。寿对应九灵,寓意长寿、长寿。

【扩展】

张九龄家族墓及祠堂

唐代贤相张九龄家族墓,位于城西北郊天心墩子头村翠竹岭(古称武陵源、弘毅)。俗称罗源洞,又名宰相山。

据《韶关市志·张九龄传》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张九龄南返故里韶州,祭祖。当年5月7日后,病逝于曲江私宅。” ”赠荆州大学。所谓“曲江私宅”,指的是张九龄的祖籍在曲江(韶州市)。由于张九龄的曾祖父张君正早年曾担任韶州别驾,所以张九龄的几代人祖先应居住在祖籍曲江(韶州市),相传清代时,有人考证,韶州保安里的张家宅(至今尚有张家宅遗址)。张九龄家族故居。

张九龄家族墓所在的翠竹岭罗源洞并不高,高约200米,宽约500至600平方米。张九龄墓位于半山腰,坐北朝南,左右有抚摸状的山丘。这就是古代所谓的“太师椅式”风水宝山形状的坟墓。墓穴正前方是一片空地,向南眺望,可以看到望山(这也是古人选择墓地时的风水要求)。张九龄墓左右两侧不远处,是其弟弟张九皋、张九章的墓;张九龄墓右侧后山约1000米处,是其父亲张宏宇的墓;上述墓葬均立有墓碑,上面写有墓主的名字和官职。等待。距张九龄墓右下不远,有一座古墓,名夫人墓。相传是张九龄之妻谭氏的坟墓,也有说是卢氏的坟墓。 (又相传有一位齐夫人,名叫齐一芬,有时为张九龄修筑梅岭古道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其墓不详,现梅关古道上有一座夫人庙,纪念齐夫人)。张九龄家族墓地共有七座墓葬。

张九龄家族墓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均有修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后一次维修是在民国七年(1918年)。驻粤滇军总司令兼粤赣湘边军督军李根根主持大规模修缮,在张九龄墓下重建了“文文公祠”。如今张九龄家族墓的布局是按照民国七年保持的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多次整修,但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布局。

张九龄墓_张九龄墓壁画_张九龄墓志铭

张九龄墓为砖石“古”字形结构,高5.35米,长4.82米,宽4.80米。墓碑仍是民国时期所立的石碑。高约2米,宽约一米。墓碑上的铭文直接写着:“唐代宰相石星伯张九龄之墓。”墓室规整,雄伟,左右两侧有鼓形鼓。石刻及书法上刻有“巧素永半”、“竹帛犹存”八个大字篆刻,均为民国时期遗物。

1960年7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古人员组织对张九龄墓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残存文物。据当时出土文物记载,张九龄墓内壁绘有仕女画、青龙祥云等墨色、朱色、绿色壁画。由于年代久远,壁画大部分已褪色、剥落、破损(墓内墙至今仍依稀可见)。痕迹)。当时墓室的地面是用古砖横砌的。墓中央有长方形砖棺床,墓四个角有高1.60米的三角形假柱。据详细记载,当时出土的文物有:唐代四耳绿釉陶罐四个,上刻“人”、“口”字样;六耳黑釉罐(黄绿色不透明);青黄釉陶盒一件; 6块滑石板(由石英石制成);滑石粉碗一件;陶砚一块,用粘土和灰陶制成,呈“风”字形,有两条足,残存墨迹。砚底刻有“存”字。 (据说此砚是张九龄生前用过的遗物,一说是张九龄弟弟张九章赠的,一说是传给张九龄儿子张正的);玉佩有7个,有五角形、波浪形、

半月形和方形;残角铜镜,背面有云龙字,圆形。铜币五枚,均为“开元通宝”;银饰一件(剑形);以上皆散落在棺床周围。大多数其他文物都曾在某个时候被盗过。

张九龄墓出土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棺床下的墓志铭石盒;石盒长85厘米,宽83厘米,厚15厘米,表面呈方形。墓志铭石盒盖表面无文字。四个斜角上只刻有十二生肖。石盒内有墓志铭276字,俗称张九龄《印堂志铭》。碑文如下:“右丞相,唐前大臣,赠荆州刺史《始兴公隐堂志》,东海县开国者、蓟县学者徐安贞作序。”书院,皇室高官:姓张,祖籍范阳,祖辈四代,功旦纳正性,具五行之美。九德之根本,不宜于卑盖者之年,不延百姓之望,以才为足。赠都督,任殿昭韩朱连,自此迁端佑,十八弟子事迹皆列于中原碑上,诸良史家著述。二十八年五月七日去世,二十九年三月三日迁此。少江环绕,镇山隐现。美地之灵或许已被用于和平,他将永远召唤他的继承人。郑浩抱怨道,但他有远见,在他山的岩石上刻有计划。他决心要进入那个神秘的房间。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山谷里的变化。

我父亲的墓碑上写着:

龟来自习家,吉祥。

山势险峻,土壤坚实。

呜呼,首相之墓,

与运气并存。

张九龄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和墓志铭均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出土的墓志铭确认了张九龄墓的年代以及张九龄生卒的确切年代,从而改写了《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关系。张九龄年龄错误之争,是验证张九龄出生史疑点的重要证据。张九龄墓前有“张翁公祠”,是民国七年(1918年)李根根整修张九龄墓时重建的。祠堂内有许多古碑。现存最早的碑刻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其余均为清代遗物。墙壁上还镶嵌着张九龄夫妇、兄弟张九皋、张九章的风化残迹。的多个墓碑。墓内残存石羊、石人等神道石兽遗物数件,是十分罕见的唐代文物。此外,墓旁所立的“重建张九龄墓碑”和立于墓旁的“唐代诗人杜甫八悲诗碑”,均是民国时期李根根整修该墓时所立。

20世纪80、90年代,韶关市政府多次修复张九龄家族墓。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整修是2008年11月为纪念张九龄诞辰1330周年而进行的。省、市投入专项资金300万元以上,对张九龄家族墓、祠堂进行重大整修。张九龄墓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九龄《情》

春天兰叶茂盛,秋天桂花鲜艳。

享受这个生意,这对你来说将是一个节日。

谁知道那些住在森林里的人,听到风声坐在那里,都会感到高兴。

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用心,何必求美!

翻译

春天的兰花绿叶茂盛,秋天的桂花明媚清新。

世界上茂盛的植被自然顺应着美丽的季节。

谁能想到,一个隐居山林的高人,闻到这股香气,心生欣喜。

花草树木的香气来自其本性,怎能叫观者爬上去折断呢?

评论

⑴兰:指早熟禾。魏锐:枝繁叶茂,枝叶繁茂

⑵桂花:桂花,“花”与“花”同音。

⑶业务:充满活力

⑷子二:自然。假期:美丽的季节

⑸ 林居者:山中隐士

⑹ 坐:因此

⑺意图:自然

⑻美人:指住在森林里的人、森林主人、隐士

⑨闻风:闻香味。

⑩坐:因为。

⑾裢(wei)褤(rui):枝叶茂盛,披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