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共赴墨海芬芳:记书法家程公飞的挽联
程公飞
书法家书写挽联
2008年入选第六届中国书法新人新作展;2009年入选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2010年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演艺中心展出;2011年书法作品荣获“首届上海海峡杯大赛三等奖”;2012年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市民美展优秀奖;2013年荣获上海市百名市民书法家称号;2015年应邀做客上海东方卫视节目《绝对中国端午魅力》……
他就是上海龙华殡仪馆花圈管理组的书法家程公飞,负责撰写挽联和横幅。
珍惜机遇,勤奋工作
1998年,程公飞开始在龙华殡仪馆工作,职位是在龙华花圈管理组,负责写丧联、横幅。刚进组的时候,这项工作只有他一个人负责。可能很多人觉得写字是一份多么轻松的工作,很多人闲着没事就喜欢练练书法,发发朋友圈。但是,认真想想,如果让你上午写三个小时,下午再写三个小时,还必须写好,不然家属会来告状的!这样一来,你还觉得写字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吗?!
程公飞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
站着写累了,就坐下来写;坐着写累了,就站起来写;最后眼睛累得闭上了,但还是坚持写下去,没有写错;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写一个小时行书,再改写一个小时楷书,再改写一个小时隶书(当然草书是不能写的!)这样写,不容易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写不完的字。
原来写作是如此艰苦的工作!
但程公飞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机会,军旅生涯和生活的艰辛让他养成了坚韧的品格,也让他拥有了一颗知足感恩的心。
他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真的要感谢龙华给我这个平台,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没有龙华这个平台,就没有我今天的艺术;是龙华支持我,支持我的家人,给了我练习的机会。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写,我要凭着良心去写,让千万个丧亲家庭认可我。”
有人会说:挽联上的字写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反正很快就要被烧掉了。这简直荒唐!程公飞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一方面是为龙华完成任务,而且这也是龙华的一个窗口、一个品牌,精湛的书法也能提升龙华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书法艺术而写,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在此情况下,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副挽联、每一幅横幅的每一个字,写得合乎规范,写得漂亮、写得典雅!我们绝不会因为辛苦或者各种原因而减少努力、不尽力!
与书为伴,是体会喜怒哀乐的方式
其草书、隶书的清雅、简练,受汉代石门宋、好大王碑的影响;其楷书的凝重,受褚遂良的笔法的影响;其草书的飘逸,受张旭、怀素、二王的影响。其最擅长草书、篆书:2011年作品入选上海首届草书展;2011年至2014年,作品连续四年入选上海第一届至第四届篆书展。
书法是程公飞的工作,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事业!从某种角度来说,工作和兴趣相结合的人是很幸福的!当然,其中的苦涩和甜蜜也是人人皆知的!因为工作中要写的字实在是太多了,工作中对大字(指大楹联、横额、对联)和小字(指花圈上的字)的要求,以及对所用纸笔墨的要求,都和真正用心练书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书写的过程、用笔的力度、感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为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为了还原一些细微的艺术感受——这些在艺术家眼里是非常值得细细研究的,他经常在工作之余花很多时间看书、临摹书法,沉浸在自己的书法艺术小世界里!
高手一招就能看出招式的好坏!要想练出招式时必备的自信,你必须既有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又有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三尺冰厚非一日之寒,你的技术也是日积月累练就的!
他说:写字要有心静,要心静而乐,所谓心静,就是稳重、慎重;所谓乐,就是气势连贯、笔法流畅。
2010年,程公飞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几年来,他通过理论教学和书法创作,培养了3名上海书法研究生和8名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今年3月,他和朋友共同在《中国书法图鉴》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平复帖》的论文。
他即将退休,但因对艺术的执着,一生致力于书法创作,如今他的书法作品已得到社会、公司、大家的高度认可!六十岁是书法家的黄金年龄,希望他在人生的美好暮年,能继续创作出永恒的作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