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盛泽“小满戏”

2024-04-19 -

“小人戏”2009年被列入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弘扬丝绸古镇盛泽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仙参寺

受疫情影响,从2020年开始,盛泽蚕寺一年一度的“小蛮戏”无法现场演出。 作为一个爱好者,我用收集到的邮票去表演《小蛮戏》,弥补遗憾。

《小满剧》印象

清道光年间苏州人谷禄所著的《清嘉录》记载了苏州及附近地区的时令风俗。 其中,“小满来了,蚕女们煮茧,推车缫丝,日夜作业”。 记载了小满时期江南的节日。 蚕农日夜忙着采蚕、缫丝。

▲《圣湖竹枝词》

吴江盛泽蚕丝被_盛泽先蚕祠_震泽蚕桑园烧烤

▲《升湖竹枝词》中的《小蛮戏》诗

农历的“小满”相传是蚕娘(嫘祖)的生日。 盛泽民俗有小蛮祭蚕神的习俗。 小满期间,蚕农、蚕商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并借此机会庆祝蚕神的生日。 随后,盛泽丝业办集资聘请著名剧团,在古蚕庙的舞台上演出三天“小人戏”,恭贺蚕神生日,感谢蚕神恩惠。 。 小蛮戏第一天是昆剧,第二天、第三天是京剧。 民国初年,盛泽神韵《圣湖竹枝词》中有一首《小蛮戏》诗:“先蚕庙戏上台,男和尚苦干女停。就因为今天遇见了小曼,街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争抢新妆。” 非常真实地描述了盛泽蚕庙“小蛮戏”的热闹场面。

盛泽显参寺的“小满戏台”位于显参寺正门附近。 它坐北朝南。 戏台飞檐翘角,彩绘金彩,富丽堂皇。 台梁上挂着两块牌匾。 前一幅为“庆四海”,后一幅为“歌舞送和平”,呈现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前面戏台两侧的柱子上刻有“宣德泽”、“恭上”对联。 舞台下的石头广场和两侧的厢房是市民和蚕农观看演出的地方。 可容纳近千人。 戏台北侧面向仙参寺的主体建筑蚕王殿。

《小蛮戏》邮票

▲《二十四节气(二)》中的“小蛮”印章

▲吴伟刚寄来的纪念信封

2016年5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二)》邮票,一套六枚,反映了夏季的六个节气。 其中,“小曼”邮票展示的是一位缫丝的女子。 那年5月20日是农历“小满”。 吴伟刚先生寄来了纪念信封,上面贴有“小曼”邮票和他设计的“小曼·元代缫丝图”宣传邮票。

▲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古镇-盛泽”普通邮资信封

▲《盛泽城市形象印章》

2019年3月31日,中国邮政发行“丝绸古镇——盛泽”普通邮资信封。 邮资图片上有盛泽蚕庙、宋锦面料“龙凤呈祥”、丝绸织机等元素。 其中,丝绸织机源自盛泽二中退休教师张兴奇先生的作品《织机图》。 邮资信封发行首日,盛泽邮政局使用了多枚风景日戳。 其中,“嫘祖”景观日戳包括嫘祖雕像、仙参寺正门、祥云等。 为弘扬盛泽丝绸文化,盛泽镇人民政府还发行了一套六张“盛泽城市形象信封”,上面印有仙参寺、蚕娘娘、冀东会馆、宋金文化园、侗族自治县的名字。轻纺城和千龙渠公园的盛泽六大元素中,印制的“蚕花娘娘”形象来自于盛泽丝博园的嫘祖雕像。 张兴庆先生寄给我的这封信非常珍贵。

▲“盛泽小满剧场”风景日戳

▲《小曼戏》邮资机宣传邮票

▲贴有“昆剧”邮票的信封

2019年5月21日,农历“小满”,为增添节日气氛,盛泽邮政局推出“盛泽小满剧场”风景日戳,图案为舞台前方全景,还推出了“小蛮戏”邮资机宣传邮票。 图案为昆剧《小满剧场》和《牡丹亭》剧照。 邮资机贴上邮票的信封上贴上一套“昆剧”邮票,《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等昆剧节目栩栩如生。

▲《嫘祖第一蚕》

▲首日封面以《嫘祖石蚕》为主题

2019年8月6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神话(二)》邮票,其中一张是《嫘祖创蚕》。 邮票采用插画艺术手法,色彩鲜艳,展现了嫘祖带领人民种桑养蚕的情景。 场景。 首日封浪漫的邮票图像、嫘祖风景的日期印章、仙山寺的日期印章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 : 没有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