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起来”,城市“秀”魅力
□潍坊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郭超文/摄
免费鉴宝活动,市民踊跃参与
5月16日上午,在潍坊市博物馆一楼大厅,不少市民手里拿着自己珍爱的藏品热切等待,希望文物鉴定专家能给他们一个说法。 “今天我带来了两幅我收藏多年的书法作品,专家们从运笔、落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鉴定,让我对文物有了很多了解。”收藏爱好者孙先生参加活动后说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不断普及,民间收藏热潮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
为引导社会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5月16日,潍坊市博物馆开展免费文化宣传活动。文物鉴定咨询面向社会的公益服务活动。活动邀请了我市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广大市民对古代字画、玉器、陶瓷、钱币进行免费鉴定。
来自市区的“宝藏”夏如光当天带来了一件宣德香炉。现场,三位专家拿着放大镜,仔细辨认了许久。他们说,这件藏品来自清代,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记者看到,这件宣德炉造型规整,灵动细腻,有厚重之感,保存十分完好。夏如光告诉记者,这件藏品是他家的传家宝,已经传承了五代。在得知市博物馆举办此次活动后,他特地带来了这次活动,希望专家们给出专业的鉴定意见。
据了解,参与本次鉴宝活动的“宝藏人”约有50人,其中不少来自各县市。 “从参加今天活动的藏品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的收藏意识明显增强,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文物鉴定专家孙敬明说。
“繁荣与辉煌”展览展示文物保护成果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他们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潍坊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国家级保护单位22处;博物馆64家,其中国家级博物馆11家;藏品51.9万件/套;和珍贵的文物。 8946件/套,质量和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古城。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办“繁荣与重生——新时代潍坊市文物保护成果展”。展览分为六个单元:工匠之魂、福寿延年、工匠精神、纪实时代、工匠精神、陶彩映照、匠心工艺、书画水墨万千、工匠精神、菩提千花、工匠精神、鉴古和现在,结合了潍坊近年来的情况。青州市博物馆、临朐县、寿光市、昌青铜器、彝族博物馆、寒亭区文保办、渭城区陈结其故居陈列馆收藏的古籍、字画、陶器、佛像,以及全市实地文物保护成果,汇集成一个展览,全面反映了全市文物保护的丰硕成果。
陶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远古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考古发现,潍坊陶器的烧制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后黎文化时期。受埋葬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土的陶器大多呈碎片状,研究观察困难。记者在展览现场了解到,潍坊地区出土的彩陶最集中的地方是2006年青州象山汉墓墓葬坑的发掘。文物修复者凭借精湛的技艺,经过多年的发掘,经过修复,彩绘陶俑终于变得精致、容光焕发,向世人微笑。
精美的文物也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文华小学34名学生在市博物馆开展了以“青铜器解密”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今天来到博物馆,看到铜锅、铜鼎,我很震惊,感觉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永远保护这些文物。”该校五年级学生秦浩源说道。
发挥博物馆优势增强服务辐射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全文松介绍,在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确定的“博物馆的力量”主题下,我市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确定了两个子主题。一是响应市委、市政府。 “博物馆赋能现代品质城市”是为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品质城市”的目标而确定的。另一个是“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决心配合‘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博物馆在行动!”
为进行集中宣传,扩大宣传影响,我市在中心城区设立了主会场,同时在青州、诸城、临朐安排了三个分会场,通过举办仪式、展览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青州博物馆举办的“宝鉴正馆·潍坊博物馆精品铜镜藏品”联展,展出了来自巴扎博物馆、诸城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的百余件精美铜镜。诸城市博物馆举办“潍坊藏书画珍品联展”,汇集了市博物馆、昌邑市博物馆、诸城市博物馆的90余件书画作品。为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临朐县博物馆举办了“庆祝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临朐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展”。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市各文博单位组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博物馆展览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博物馆宣传中的作用。通过图片展、讲座等形式进行文化传承。发挥中心作用,不断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国际博物馆日前后,青州市举办了“一起走向未来·博物馆记忆+展望”大型直播活动。临朐县举办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博物馆精彩之旅等活动。诸城市组织志愿者现场发放法律法规、文化遗产、博物馆知识等宣传册,接受公众咨询,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