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去世时带来的60张安全须知
专题:抗震救灾:最可爱的战士专题:四川汶川地震
直升机高速旋转的尾翼近在咫尺,但全神贯注拍照的女记者却没有意识到死亡正在悄然逼近。
“危险!” 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四川省汶川卧龙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王刚跳起来推搡。 女记者与死神擦肩而过,王刚的人生却永远定格在5月16日。
这一天恰巧是他的42岁生日。 离开时,他还带着60多张皱巴巴的和平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卧龙被困人员388名亲属的电话。
生死边缘,他把生的希望交给了别人
汶川地震发生后,卧龙辖区有居民、流动人口和国内外游客6000余人。 位于震中的卧龙,所有道路和通讯中断。 9座小水电站中有8座受损。 水和电力供应瘫痪。 研究中心的大熊猫围栏遭到破坏。 98%的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失踪。
为了确保卧龙灾民安置点1000多人的安全,王刚主动求助。 冒着暴雨和山体滑坡,王刚走进了郭家沟。 发现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后,他立即向卧龙特区应急指挥部报告险情。
接到使用炸药清河的命令后,王刚二话不说,带领公安民警和武警,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飞石不断的危险,深入河道最狭窄的地区。运输炸药以清理河流的沟渠。 河道提供必要的保护。
排查险情、疏散人员、进行一线指挥……灾难发生后,王刚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5月16日是王刚42岁生日,但抢险救人是关键,所以生日早已被遗忘。 今天一早,王刚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上午9点左右,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一架运送救灾物资和接载人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卧龙镇临时停机坪上。 王刚带领民警担负现场安保任务。
悲剧发生在上午9点37分。 救援直升机在卸载救援物资时,高速旋转的机尾悄悄靠近了直升机旁边正在拍照的女记者。 来不及说什么,王刚就向前一跃,一推……
现场采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何延光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当我转身时,我看到了他倒在地上的那一刻。” 何延光拍下了王刚倒地那一刻的照片,时间永远停留在5月16日9时37分。
在生死边缘,他把生的希望拱手让给了别人。
找到他去世时留下的一叠和平笔记
“彭深秀及其家人向电话号码为028-××的侄子报告安全”、“季邦斌向家人报告季红梅、季邦俊安全,请放心”、“明伟一的家人向明红梅报告平安,请放心“……”
王刚去世后,战友们从他的尸体上发现了一堆皱巴巴的和平纸条。 这些纸条的尺寸和材质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烟盒和收银单的背面写着亲戚的电话号码。 每一条信息都可能为正在受苦的亲人带来安慰。
去世当天,王刚准备将这些写满思念和关切的纸条交给直升机上的机组人员带出去。 当他因公突然去世时,和约便成了他的遗物。
这些皱巴巴的纸条被交给了何延光。 何延光告诉记者,回到成都后,17日一大早,他就开始拨打纸条上的号码。 他给一个人打电话。 当得知王刚去世的消息后,他说:“我认识王刚,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的两名志愿者主动加入队伍报平安。
“您好,您的亲戚李强委托我们给您在卧龙打电话,他在卧龙很安全,请您放心!”
“真的吗?我儿子很好。我就知道他会没事的……”
57岁的杨忠林接到电话后泪流满面。 她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都在卧龙熊猫基地工作,而她和丈夫则远在宜宾。 地震发生后,儿子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妻子焦急万分,茶饭不思,守在电话旁。
“王刚死了,这么好的战友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 一名中年男子泪流满面的说道。 王刚爱岗敬业,总是怀着一颗温暖的心去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他深受我们的喜爱。 警察!
一位母亲哽咽地说:“太好了,现在我知道儿子安全了,但王刚的父母却永远失去了他。救灾结束后,我一定要让儿子去看望王刚的亲戚,帮助他。” ” 尽力尽孝吧。”
平日里他是一位好领导、好同事
王刚死亡的消息当天下午被通报给四川省林业厅林业公安局政委唐荣辉。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坏消息时,我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为我们失去了这么好的战友感到难过,也为王刚舍生忘死救人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5月20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唐荣辉。 他告诉记者,王刚救人的举动绝非偶然,与他日常的严格自律、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密不可分。
自从进入警营以来,王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担任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耿达乡派出所所长期间,积极破案,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受到当地藏羌群众好评。 1998年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系统先进个人。
调到卧龙交警大队当教官后,王刚刻苦学习交通管理,刻苦练习。 短时间内,他成为公安交通管理业务的骨干。
担任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副局长期间,王刚工作认真,以身作则,始终把保护森林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5年4月12日,卧龙特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王刚带领警方侦破了一个长期在巴朗山盗窃事故车辆、伤害群众财产的犯罪团伙。 案件侦破后,省、州、县公安机关都想对参战的森林警察进行表彰,但王刚把这份荣誉留给了战友。
2006年4月12日,卧龙特区巴郎山发生一起抢劫案。 王刚带领专案组赶赴成都市小金县等地及时侦破案件。 当受到州、县公安机关表彰时,他再次把荣誉留给了别人。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既是一个好领导,又是一个好同事,这是大家对王刚的普遍认可的评价。” 唐荣辉说,他虽然离开了,但他永远活在灾区人民的心里、活在大家的心里。 在个人心里。 (记者 徐伟 赵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