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仁德天皇坟”有多大?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呢?
众所周知,帝王陵墓是古代封建帝国君主的专属墓地。之所以说是皇帝的专属陵园,不仅是因为皇陵的规模宏大,更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因为皇陵的位置和建筑决定了国家的龙脉很大程度上。 。当然,这些说法只是古代封建社会的说法,并不准确。毕竟一个国家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是否英明。
但总的来说,皇陵仍然代表着一种皇家威严,也是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帝王陵墓的建造绝不仅限于古代中国。它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很常见。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这么一座宏伟的皇陵——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简介
仁德天皇陵,全名“百舌鸟江原中陵”,位于今天的日本堺市大山町。虽然其名称为“仁德天皇陵”,但陵墓内墓主人的实际身份尚不清楚。日本传统上仅称他为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的陵墓呈“前圆后圆”的坟墓结构。陵墓总长约486米,后圆直径约249米,高35米。前部宽约305米,高约33米。它建有三层。它是日本最大的陵墓,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坟墓。
陵墓总面积48万平方米,比我国秦始皇陵还要大。但问题是,这个“仁德天皇”是谁?
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又名大鹪鹩尊,生卒年月不详。他是翁神王的太子,大和政权第十六代天皇。他的统治大约从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统一全国的“大马朝”的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公元三世纪中叶以后,在大和(今日本奈良县)兴起了“大和政权”。三世纪初,日本岛上已有不少小国,但都独立运作。其中最强的是“邪魔台王国”。邪马台国衰落之后,大和国乘势而上,立刻成为了当时日本岛上最强大的国家。到公元五世纪,大和已基本统一了日本列岛。
但大和王国只是各地大臣、宗族、贵族的联合政权,天皇也只是世袭君主。他没有绝对的权力,只是氏族贵族的共主。从权利归属上来说,大和天皇比我国古代各朝代的皇帝还是逊色不少。毕竟我国古代很多皇帝都是十足的“独裁君主”,国家的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手。
古坟时代
但说实话,大和时代创造的文明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源头。例如,今天的日本人自豪地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就像我们称自己为“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一样。
大和政权时期,大多数日本天皇、贵族和一些世家都以修建高大的陵墓为荣。这种被称为“坟墓”的大坟墓首先出现在基内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因此,在日本历史上,公元三世纪下半叶至公元七世纪也被称为“古坟时代”。当然,这也是日本继绳文文化、弥生文化之后的又一文化阶段。
与王朝的演变一样,古墓葬也经历了前期、中期和末期三个时期。 “仁德天皇陵”的修建是在大和政权的鼎盛时期。
仁德天皇陵的建造
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对仁德天皇陵进行发掘调查工作。据专家估算,建造这座皇陵仅需要运土5吨的卡车,每年至少需要60万劳动力,历时15年零8个月才完工。
我国最大的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皇陵,但事实上,日本仁德天皇陵比秦始皇陵还要大。
另外,据日本史料记载,仁德天皇下葬时,陵墓中随葬了无数金银玉器。 1872年,墓室方形部分倒塌,露出卧式窑洞式石室,内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铜甲、刀具、玻璃器皿等;
秦始皇陵
无人敢触碰陵墓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皇陵相比,仁德天皇的陵墓千百年来无人敢触碰。即使是公元15世纪的日本战国时期,缺粮缺饷的封建领主和首领也不敢轻易占便宜。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人尊崇天皇,将天皇视为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没有人敢对天皇有丝毫的不敬。
就古墓保护而言,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大多都曾被盗墓者盗过。三国时期,为了得到足够的军饷,曹操甚至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盗墓的官职——摸金校尉。因此,日本仁德天皇陵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是相当令人敬佩的。
概括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到这里游览时,一定要时刻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参观时不准玩耍、拍照,甚至禁止大声说话。如果访客违反这些规定,工作人员将立即将其驱逐出去。
所以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有着深深的尊重和敬佩,而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日本史》、《诗经·日本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