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墓地仅够使用10年:“死无葬身之地”吓不倒你
ID:
这年头,连死都不敢了?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全国有977万人上坟。 这种传承了近两千多年的习俗,50年后可能就会消失:
每年有近千万人死亡,但过去十年里城市坟墓数量几乎为零。
据民政部2013年预测,现有墓葬只能使用10年。
死在哪里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
01
4月初,福州长乐山上出现多个“活坟”。
一些未完工或已完工的墓地出现在田野中。 有的墓地还悬挂“大红花”或盖上红色麻布。
这些红花红布的墓地里没有棺材,也没有骨灰。 这是活着的人的墓地。 当地又称“幸福坟”。
最早的60、70多岁的人开始建造。 如今,40多岁的人开始为自己“占坑”。
在一些“风水好”的地方,有的村民先用锄头把山挖起来,扔一些建筑材料占地,然后高价出售。 有的时候,一块墓地可以卖到10万元。
整个山顶基本都是规划来建坟墓的。
福建沿海地区,村民迷信风水,希望通过修建坟墓、豪华坟墓来求全家兴旺。
长乐、福清都是著名的侨乡。 加之浓厚的宗族意识,房屋、墓地逐渐成为海外华人展示财富和孝心的方式。 所谓“盖大屋,建大墓”。
过去几年,福建省每年清理数百座“活坟”。
除了这种“活墓”之外,还有豪华的墓葬。
古人认为,物以稀为贵,生前过的美好生活就应该搬到地上。 如果生前没有过好日子,死后就应该趁这个机会重新开始生活。
按照众所周知的风水标准,好的墓地应该背山面水。 但如果没有那么多天然湖泊和河流怎么办?
因此,人工水库就成了一个好地方。
一些水库旁的山峦已成为理想的风水宝地。 密密麻麻的墓葬有上百座,很多都是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可以容纳10人。
就连水库中间的小岛也布满了坟墓,也不用担心蓄满水后会变成水下景观豪宅。
水库变成了坟墓
如果自己建造坟墓,3万元就可以建造一座可容纳10人的大坟墓,但如果在福清市购买墓地,每个空间就要5万至6万元。
当然,这种自建的肯定行不通。 被媒体曝光的第二天,就有200人拿着推土机过来,一天之内就拆掉了15栋建筑。
在传统观念中,越好的地方,越应该用来埋人。 1992年,崂山成为国家森林公园。1997年至2018年,崂山风景区新增坟墓6万多座。 这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0多个。
崂山野生坟墓
我国殡葬管理条例规定,人民群众不得擅自修建殡葬设施,不得修建、修复宗族墓地。 禁止在耕地、林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内修建坟墓。
就算你家有几座山,你想开发、埋掉,对不起,那是不行的。
02
在城市里,不需要考虑土地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是否有足够的钱来生活。
上海一平方米以下的墓地均价早已超过6万,高端墓地接近30万。
北京较好地段的墓地价格基本都在10万元以上。
而且,这些都相当于“毛坯房”,你还要缴纳丧葬费、占地费、管理费等。
难怪清明节一到,北京、上海、广州出城的道路就会被封锁。
大城市不能死。 北京人去河北扫墓,上海人去苏州扫墓,广州人去清远扫墓。
灵山塔墓地位于河北省三河市,位于北京以东。 超过80%的客户来自北京。
广东省河源市民政部负责人担心,未来我们的土地会成为大城市居民的坟墓。
苏州墓地价格仅为上海的1/3。 为此,苏州对墓地实行限购。 外人根本买不到。 这比房地产限购还要严格。
城市里的墓地到底有多紧缺? 看看在香港上市的福寿园。
2018年,福寿园在全国出售墓葬12509座,收款12.82亿元,折合每座墓葬收入10.25万元。 其中,最高端的“定制艺术墓”以42.2万元成交。
这一平均价格比去年上涨了7.6%。
7.6%的涨幅是什么概念? 超过了去年北上广深任何一个城市的房价涨幅。
而你付的钱只是20年的房租。
定制艺术墓
福寿园甚至还开设了新的“验尸服务”。 您可以在生前决定葬礼的安排,提供从生者到死者的一站式服务。
与农村的“简单”相比,在城里杀人确实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富成股份2018年殡葬业务毛利率为87.96%,远高于恒大、万科、碧桂园。
在“坟墓房地产”面前,房地产确实算不了什么。
在福寿园2018年业绩会上,王继胜总裁表示,中国殡葬市场正处于“启蒙”阶段。 中国每年有1000万人死亡,殡葬消费仅600亿。 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根据他的数据,每名死者的平均花费为6000元。 在很多城市,确实连墓地都买不了。
现在的情况是:要么没有土地就死,要么没有钱就死。
03
古墓为何如此昂贵?
这与我国两类墓地的性质有关。 农村实行公益性墓地,不能对外经营殡葬服务。 因此,农村即使有大片美丽的山林地,也不能卖给城市居民。 在城市中,大多是商业墓地。
这背后最关键的原因是这座城市的墓地即将耗尽。
香港跑马地坟场及其背后的“观墓室”,死后的生命
这里所说的墓地,是用石头或水泥挖成坑,上面立碑的结构。
一方面,土地供应量少。 墓地属于特殊用地,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减少此类用地的规模。
北京停止审批商业墓地建设;
上海自2008年以来已运营商业墓地44家,每年进行审核,只准入不准出入;
陕西近十年没有新增商业墓地;
重庆和浙江也没有新的计划;
南京30年未新增墓园用地;
而且与房地产不同的是,人一旦被埋了,基本上就不会被移动。 墓地的流动性几乎为零。
北京34个墓地中,有18个早已饱和,无墓可卖。
早在2014年,《殡葬绿皮书(2012-2013年)》就已警告,全国大部分城市现有墓葬将在10年内耗尽。
总之,城市内基本不会再有新的墓地。 我们八亿城市居民即将面临一个问题:
没有坟墓可埋。
04
一边是每年死亡的1000万人,另一边基本是零新建墓地。 人口膨胀、城市扩张,甚至我们死后的归宿都面临着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人说,地不够埋,就不用埋了。
例如,将骨灰撒入大海,埋在树下;
如果在灰烬上种树种花,就会看到茂盛的枝叶,见事思人,仿佛亲人又活了过来。
树葬,几个人“拼凑”一棵树
但是……如果树长得不好怎么办?
这种埋葬方式后来推广到了青海。 如果当地没有海,就铺到三江源头吧。 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的人肯定不会这么做,更不可能在青海湖传播。
然后花草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枯萎,树木至少需要10年才能生长。 结果,亲戚去扫墓时,看到的只是枝叶枯萎的树木,花草毫无生气。 这对青海省民政厅领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痛苦。
这些树葬和花葬通常不留骨灰、不留牌位、不留姓名。 认祖归宗并不容易。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骨灰盒收集起来,放在密密麻麻的柜子里。 年轻的时候,我用格子买东西,努力赚钱买房子,死后还要继续住在格子里。 这是名副其实的网格生活。
电网生活
只是附近谁都不认识,不过没关系,现在和住在小区没什么区别。
你甚至可以将骨灰变成戒指和珠宝,戴在身上,把自己变成行走的神龛。
三年前,Sage 开始通过韩国的一个实验室使用高压将骨灰变成宝石。
如今,这种生态殡葬方式正在全国各地推广。 商业性墓地要设置生态殡葬场所,农村也要鼓励生态殡葬。
他们要求到明年,如果有两个人死亡,必须以生态方式埋葬一个人。 能撒的就撒,能用的就用,就算要埋了也立不了墓碑。
简而言之,死者不应该与生者争夺土地。
05
福建沿海各县清理坟墓工作持续进行;
在大城市,价值数十万的墓地仍在被预订;
但从更长远的时间线来看,只要地球不被破坏,就会死越来越多的人,土地也会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不能再被埋葬。
按照平均寿命80岁计算,到2030年,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将进入死亡循环。 从他们开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回归自然。 坟墓之类的东西应该从那时起就消失了。
想想看,50年后,我们可能不需要扫墓了,因为不再有坟墓可以扫了。 恐怕“扫墓”二字也会像“万元户”一样成为历史的注脚。
但是我们不能扫描坟墓,但是可以扫描二维码。 通过直播参与追悼会,扫描二维码阅读生平故事,在线扫描追悼会,转发至朋友圈,为亲人募集纸钱。
在线敬拜并结识周围的朋友
别笑,民政部专门发布了“互联网+殡葬服务”行动计划,明确要求:
到今年年底,60%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将逐步开展远程送别、网上追悼会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
无葬之地的死亡不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更多▿点击直接进入更多文章
中国童星消失20年
陛下,我要和您离婚!
中国“包娘子”简史
欢迎大家关注朋友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