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亲人骨灰变成“生命结晶” 杭州出现新型生态殡葬方式
浙江安贤园林新概念生态艺术园。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姚迎康 摄
浙江在线4月2日电(浙江在线记者张梦月见习记者姚迎康)4月2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浙江安贤园内,前来扫墓的人流车流熙熙攘攘。
除了常见的埋葬方式外,今年安贤花园还设立了新概念的生态艺术园,采用可生物降解的骨灰,以深埋方式和神圣礼仪埋葬死者。
新概念生态艺术花园位于安贤花园长青苑。穿过繁花似锦的门廊,半圆形的花坛和郁郁葱葱的草地出现在眼前。
浙江安贤园林新概念生态艺术园。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姚迎康 摄
草坪上,整齐地摆放着12个白色花环。这里没有单独的墓碑,只有花坛上一块棕色的石碑,上面刻着12位死者的名字。
“花圈是死者安葬的地方。”浙江安贤花园副总经理、省殡葬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刚说。
他告诉记者,除了单人不留墓碑、集中刻名的生态墓外,占地100亩的生态艺术园内还将推出横向家庭生态墓、艺术小品生态墓、景观生态墓等。未来十英亩。形式。
例如,艺术小品生态葬,以家庭为单位,在地面上设置石头、花草等艺术小品,尺寸不超过一平方米,并注明死者姓名。刻在景观石上。 “我们仍在批准价格,但已经有顾客有兴趣预订。”
推动文明葬礼、生态葬礼。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姚迎康 摄
在浙江,生态殡葬从树葬起步,已开展17年,覆盖全省主要墓地和公墓。环保、节地、生态的埋葬方式正逐渐被公众认识和接受。
李刚介绍,浙江安贤园是杭州生态墓葬项目最多、最全的墓地。目前,公园推出了花坛埋葬、草坪埋葬、墙埋、室内埋葬等节约土地的生态埋葬方式。 “安贤园安葬的死者中,有1000多人选择了各种形式的生态安葬。”
在长青花园的草坪墓地里,市民刘先生和父亲正在为家人扫墓。 “传统墓葬往往密集、拥挤。草坪墓葬风景优美,墓葬数量不多,扫墓环境非常安静。”
葬于花坛。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姚迎康 摄
绿色殡葬有多种形式。记者了解到,杭州南山陵园推出了多层密集墓葬。当土地非常紧张时,旧墓已由单穴扩建为双穴。
“目前已经增加了三百多个穴位,未来我们可能会深入挖掘,利用三维空间来增加更多的穴位。”南山公墓园长兼书记王松林说。
树葬。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姚迎康 摄
还有杭州刚刚推出的“生命水晶”服务,将亲人的骨灰变成生命水晶。第一个服务地点位于杭州钱江公墓。
据悉,生命水晶可以有多种放置方式。他们可以被埋葬在墓地;它们可以制成吊坠和珠宝随身携带;它们也可以存放在家里。与传统的埋葬形式相比,生命晶体保存的时间更长,并且节省土地资源。
生命水晶服务项目。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摄
记者注意到,各大墓地都竖起了“无烟祭祀”的牌子。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秘书长蔡代英表示,今年清明节,杭州主城区七大墓地将联合打造“无烟墓地”。严禁烧香、蜡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请广大群众避开节日高峰,绿色出行。文明牺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