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调查暴跌、葬礼外交失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国葬仪式终于举行

2024-04-29 -

(文/观察者网 郭光浩)当地时间9月27日14时,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国葬仪式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

这是日本战后第二次举行国葬,除天皇和皇后外。 上一次举办是在 1967 年,时任首相吉田茂。

一方面,安倍及自民党参与邪教“统一教”的内幕不断曝光,导致日本民众反对国葬的呼声迅速高涨。 据共同社9月中旬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反对国葬。 这直接影响了岸田内阁,在《每日新闻》最差民意调查中,支持率首次跌破30%大关。

另一方面,首相岸田文雄强调,这次国葬也是“丧葬外交”。 他不仅要继承安倍的外交遗产,延续安倍生前提出的“印太战略”等外交理念,还要获得民意支持。

日本放送协会(NHK)预计约有4300名国内外嘉宾出席,其中包括来自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700名外宾。 不过,G7国家没有任何外国元首参加,级别最高的是美国副总统哈里斯。

这不禁让人不禁要问,所谓的“丧葬外交”到底能有多大效果? 经历了这次舆论分裂和民调重挫后,岸田政府还能“起死回生”吗?

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

安倍国葬仪式场地内部(日本电视台供图)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街头发表演讲时遭枪杀。 7月12日,安倍家族在东京增上寺举行了只有亲友参加的私人葬礼,随后遗体被火化。 7月14日,岸田文雄宣布为安倍举行国葬仪式,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

9月27日,安倍的骨灰抵达武道馆后,担任葬礼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弘于下午2点左右发表讲话,宣布葬礼开始。

国葬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的七个人

安倍昭惠抱着骨灰盒(直播截图)

奏国歌并默哀后,播放了安倍生平的视频。 从担任葬礼委员会委员长的岸田开始,行政、立法、司法首脑依次宣读悼词,随后前首相菅义伟作为友人代表致辞。

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

菅义伟发表悼词时哽咽(NHK直播截图)

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

德仁天皇夫妇和明仁天皇夫妇分别派出特使表示哀悼,随后皇室成员和其他参加者也献上了鲜花。

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

安倍晋三的弟弟安倍博信和他的妻子、他的弟弟岸信夫、他的妻子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作为家庭成员出席了会议。 岸信夫全程坐在轮椅上。 (NHK直播截图)

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

外国嘉宾纷纷献花(NHK直播截图)

因为安倍刺杀事件中警察安保存在漏洞,不能归咎,所以日本警察厅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安保。

26日至29日的国葬将处于特别戒备状态,部署了多达2万名警察。 场馆周边已大范围实施交通管制,东京市中心也严格执行交通管制。 关于国葬,日本政府26日在官邸危机管理中心设立情报联络室。

国葬_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

日本警方检查会场附近地区的下水道(NHK供图)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报道,27日凌晨,位于东京霞关的国会议事堂和中央道政府联合办公大楼下半旗志哀。

对于这次国葬,日本政府没有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和公众表示哀悼。 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决定是否下半旗哀悼。 NHK获悉,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个有政令的城市中,只有冲绳县和川崎市决定不哀悼。

国葬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的七个人

冲绳县政府大楼前未下半旗(NHK图片)

“丧葬外交”失败

安倍遇刺后,世界各国立即致电表示哀悼。 日本政府决定举行国葬仪式的目的之一就是搞“丧葬外交”。

岸田9月22日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时承认,“希望通过安倍国葬进一步推动日本外交”。

《读卖新闻》指出,安倍在世时就提出要努力加强与七国集团的关系。 同时,他还提出了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自由印太”构想。 岸田坚持为他举行国葬,以强调日本将继续推动和发扬这些理念。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裕和和外务大臣林正正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希望向国内外表明政府继承和发展安倍外交遗产的态度。

日本外务省公布的外宾名单显示,共有来自21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出席,其中96个国家和地区、21个国际组织派出特使。 现任和前任外国国家元首有48位。

美国慰问团由12人组成,由副总统哈里斯率领,贸易代表戴奇、前国务卿阿米蒂奇等人陪同。 中方派出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俄罗斯派出总统国际文化特别代表米哈伊尔·什维柯伊。

英国有外交与发展大臣克莱弗利和前首相梅,法国有前总统萨科齐,德国有前总统武尔夫,意大利有大学和研究部长梅萨和前总理伦齐。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及其夫人也将出席。

澳大利亚有总理阿尔巴内塞,还有前总理霍华德、阿博特和特恩布尔。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原定出席,但由于飓风袭击加拿大东部,计划暂时取消。

国葬的七个人_国葬的标准是什么_国葬

岸田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及三位前首相合影(日本电视台供图)

韩国是总理韩德洙和国会议长郑镇淑,印度是总理莫迪,新加坡是总理李显龙夫妇,越南是国家主席阮春福,泰国是副总理和外交部长敦敦,柬埔寨是首相洪森,蒙古是总理奥云额尔登,外交部长巴特泽采格和能源部长乔伊·吉尔苏伦。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26日飞往东京,与岸田文雄举行会谈,讨论地区局势等诸多问题。 28日,哈里斯还将访问驻日美军横须贺海军基地并发表讲话。 29日飞往韩国。

G7领导人都没有参加,日本《周刊快闪》的标题直接用了“G7彻底毁灭”。

日本前外交官峰佳树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基本上没有想到这次国葬有什么外交意义。 “如果面对面的寒暄、握手也能算外交的话,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于具体的外交成果,一般都没有什么成果。”

对于嘉宾中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不多的问题,梅根表示,首先,安倍不是现任首相。 尽管岸田不断提升安倍的外交表现,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对安倍评价如此高。 其次,日本国内反对国葬的声音不断高涨,国内舆论存在分歧。 外宾也会考虑这种情况。 既然国葬在日本不受欢迎,外国元首还有必要亲自出席吗?

梅根还特地举了一个例子。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拜登立即宣布将出席葬礼。 这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日本超60%民众反对,岸田政府民调直线下降

日本战后,通常为前首相举行“内阁与自民党联合葬礼”。

岸田给出的举行国葬的理由是:安倍晋三是日本宪政史上担任首相时间最长的; 安倍在震后重建、经济复苏、外交等领域做出了务实贡献; 他回应了其他国家的悼念和哀悼; 并表明本届政府不会屈服于暴力的决心。

安倍遇刺之初,国内对国葬的支持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NHK 7月16日至18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9%的受访者对此举给予正面评价,38%的人给予负面评价。

但自那以后,反对声音猛增。 8月第二周之后,日本所有媒体,无论左翼、中间还是右翼,在民意调查中都以多数人反对。 在最新民意调查(9月17日至18日)中,共同社民意调查中的反对率为60.8%; 《产经新闻》和《FNN新闻网》联合民意调查显示,反对率为62.3%; 《每日新闻》民意调查的反对率为62.3%,反对率为62%。

原因在于,安倍生前与邪教“统一教”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断被曝光,公众发现大量自民党党员也与“统一教”有联系。 这一事实很快就冲淡了安倍遇刺之初公众的同情心。

一桥大学政治学教授中木堂告诉《朝日新闻》,最大的原因是“统一教”问题。 由于安倍和自民党成员在选举中得到了“教会”的帮助,人们自然会产生“统一教竟然利用它来赢得选举,有必要举行特别国葬吗?”的想法。

此外,财政资源的高消耗也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此次国葬预计费用为1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00万元)。 日本民众抱怨国葬费用比英国女王还高,就连英国广播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种情绪。

29日,日本最高法院还驳回了民间团体提出的暂停执行国葬预算的请求。 民间团体声称安倍国葬没有法律依据,甚至涉嫌违宪。

抗议在东京新宿西口举行安倍国葬

受安倍国葬和“统一教”事件影响,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下滑。 NHK 9月份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为40%,反对率则从8月份的28%急剧上升至40%。 《日经新闻》民调支持率下降14%至43%,共同社民调支持率下降13.9%至40.2%。 《每日新闻》在民意调查中表现最差,支持率为29%,首次跌破30%大关。

此外,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也反对国葬。 国会对策委员会委员长安住淳表示,虽然该党反对国葬,但会悄悄为安倍送行。 言下之意是不会有街头示威。

相比之下,日本共产党则态度强硬。 日本共产党秘书长小池明26日在记者会上重申,认为国葬违宪,要求立即决定暂停举行。 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井和夫在推特上转发了活动海报,呼吁民众在国葬举行期间在国会前举行抗议,“直到最后一刻才反对国葬”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