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这5个民俗很受欢迎!结果很多人江津人都没尝试过第一个

2024-08-08 -

汤河婚俗、旱墩唱龙舟、清源宫庙会、白沙“元宵节”习俗,这些江津民俗你还记得多少?

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

近日,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民俗风情》,罗列了重庆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项目42个。

楹联常识_趣谈楹联_楹联习俗

其中,汤河婚俗、旱码头龙舟歌会、清源宫庙会、江津对联习俗、白沙“元宵节”习俗等

这5个市级民俗上榜

唐河婚俗

唐河婚俗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清代流传至重庆永川、巴南、綦江、四川合江、贵州赤水、习水等县市。它是唐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婚姻家庭建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礼仪,彰显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堪称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

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_趣谈楹联

唐河婚俗的礼仪程序主要有十二个:(一)说媒;(二)算命;(三)开嫁;(四)男方送嫁妆;(五)女方送嫁妆;(六)迎亲;(七)送迎;(八)上堂拜拜;(九)设酒;(十)闹洞房;(十一)参与做饭;(十二)谢媒。

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

趣谈楹联_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

其特点是:(1)礼仪繁多紧凑,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渝、川、贵地方风味;(2)婚礼过程充满了新郎新娘和父母的喜、怒、哀、乐;(3)吹、打、乐极具地方特色,“哭婚礼”的音乐和歌词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让人听到就会哭;(4)宴席酒具有渝、川、贵菜肴的独特风味,是典型的礼仪菜肴。

趣谈楹联_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

旱龙舟山歌节

离石镇盛行旱龙舟山歌节,明末清初端午节时,镇上李家等望族带头,划旱龙舟在离石街头游行,当时一声号召,全镇数百人响应,喊口号,唱山歌,热闹非凡。

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

据悉,很多年前,由于郦城县境内没有可供赛龙舟的河道,民间便用竹子做成龙头、龙尾,再用纸包好,画上鳞片,做成龙舟的形状,几个人一起撑着龙舟,沿街游行,边走边喊口号,形成“陆上赛龙舟”。

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

水上龙舟赛结束,人们要上岸“抢红丝带”,取而代之的是黎城人民在黄杨树下唱山歌、喊口号。从此,旱码头上的龙舟赛和每年端午节唱山歌合二为一,成为黎城传承百余年的民俗活动。

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

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

清远庙会

石马清源庙会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一年分为上酒会、清教会、川主会、灯干会,分别在农历正月、三月、六月、九月举行。其中以川主会最为盛大、隆重。

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_趣谈楹联

庙会期间,射钱、打莲花、舞龙舞狮、戏曲等当地民间艺术轮番上演,历年来,每年都有近十万游客前来庙会祈福观礼。

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

江津对联习俗

江津是中国楹联文化城,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在江津的民间文化中,楹联的习俗被称为“对联”,是江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楹联常识_趣谈楹联_楹联习俗

趣谈楹联_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

每逢生日、新年、婚礼、葬礼、新居落成、生意开业等日子,人们都喜欢在门前或厅堂上贴对联,这已成为一种习俗。

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

江津现存楹联遗迹300余处,其中江津十大名人之一钟云芳所写的长联《江津县临江楼拟联》蜚声海内外,堪称传世佳作,被后世楹联家称为“国宝”,有“天下第一长联”之誉。

白沙元宵习俗

白沙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闹元宵”习俗是当地每年文化生活的重头戏,以历史悠久、流程完整、内容丰富、款式齐全、气氛热烈而闻名周边地区,每年参与人数达十余万人。

楹联习俗_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

2014年,白沙镇“元宵节”习俗成功入选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楹联习俗_楹联常识_趣谈楹联

民俗游行和水铁烟花表演是“元宵节”的两大亮点,民俗游行可欣赏到龙舞、凤舞、腰鼓、秧歌、莲花枪、花船、蚌壳等特色表演,水铁烟花和音乐烟花表演则为游客带来难得的视听盛宴。

趣谈楹联_楹联常识_楹联习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