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在日本,其通过建造寺庙经营了 1400 年
市场经济总是在经历风雨,一些企业可以存活百年甚至更久,被视为长青树,比如著名的“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王老吉”等。
在日本,有一家经营了1400多年、至今仍在营业的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它的名字叫“金刚组”。
金刚组成立于578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欧洲刚刚进入漫长的中世纪,至于美洲,还是一片辽阔而荒凉的土地。金刚组的创始人是一位来自朝鲜百济的工匠,名叫刘重光。刘重光到日本后,改名为金刚组,金刚组的名字由此而来。
金刚十光为何从朝鲜百济来到日本?这和日本圣德太子有关。
圣德太子是日本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用明天皇的次子,摄政时曾派使者到中国学习隋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圣德太子还给隋朝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日出之地的天皇写信给日落之地的天皇,您还好吗?”
圣德太子崇尚佛教,力主建造日本第一座寺庙——四天王寺。当时日本国内没有能建造佛寺的工匠,只能从外国请来,金刚重光接受了邀请。
金刚重光于593年耗时十余年建造了四天王寺,四天王寺位于大阪,一千年来历经数次火灾、重建,但仍保持着原貌,成为众多日本民众喜爱的寺庙,常年香火旺盛,参拜不断。
金刚重光和日本皇室关系不错,金刚集团能承接很多皇室资助的工程,当然他们最拿手的还是修建寺庙。
607年,金刚组又接到了另一项大工程——修建法隆寺。
法隆寺是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按照用明天皇的旨意修建的,比四天王寺规模大得多,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法隆寺西院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因法隆寺位于圣德太子的斑鸠宫附近,人们又称其为“斑鸠寺”。643年,日本皇室发生内战,斑鸠宫在战火中被焚毁,但法隆寺却幸存了下来,堪称奇迹。
1993年,法隆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金刚集团修建的四天王寺和法隆寺代表了当时日本木结构建筑的最高水平,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金刚集团修建的寺庙做工精细,坚固耐用,质量有保证。金刚集团的工人会自信满满地在梁柱的接缝处刻上“固固田中”四个大字。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谁敢这么做呢?
此后,佛教在日本迅速发展,修建寺庙成为全国各地的风潮,这给金刚组带来了更多的建设机会,因此金刚组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然而,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金刚组仍然面临过许多重大危机。
第一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自上而下发起了一场全面的西化、近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为了削弱德川家族的势力,瓦解佛教的影响力,日本颁布了《禁食肉妻带令》,规定“从此以后,僧侣可以随意蓄发、结婚、生子、吃肉喝酒”,引发了反佛教运动,导致许多寺庙被毁。
严重依赖佛教寺庙的金刚集团陷入困境,生存艰难。
第二次则是1934年,金刚组第37代继承人对经营祖业不感兴趣,险些导致整个金刚组土崩瓦解,幸好第37代继承人的妻子接过重任,成为堂主(会长),祖业才得以继续经营。
第三次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所有的生产机器都用于战争,金刚集团的业务陷入停滞,再次濒临倒闭。幸好金刚集团的管理层趁机为军方制造了一批坚固实用的军用木箱,赚了一些收入,最终得以生存下来,没有倒闭。
第四次是1955年,当时日本进入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处处都是发展的机会。金刚集团转型为有限公司,扩大业务范围,除了修建寺庙,开始承接土木工程。但由于转型太快、扩张太激进,导致负债累累,险些破产。
幸好,金刚集团吸取了教训,找到了失败的深层次原因,重操旧业,专心寺庙建设,重新走上了正轨。
金刚集团从事寺庙建设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行业内的“霸主”和“领头羊”,实力不容小觑。这家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未来又将取得怎样的成就?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